央行报告:坚决平抑汇率大起大落,高度重视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
在11月16日晚间发布的《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中,对货币政策、人民币政策、阶段性房地产金融政策等进行了详解。
在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回落的背景下,央行在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表示,人民币汇率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, 有基本面和政策面两大支撑因素。下一步将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,综合施策, 稳定预期,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,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,坚决平抑汇率大起大落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
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
在阐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时,央行延续了二季度的表述称,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,搞好跨周期调节,兼顾短期和长期、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,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,不超发货币,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、更高质量的支持。
在流动性和信贷投放方面,央行表示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指导政策性、开发性银行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,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, 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。
在二季度报告着重表达对通胀的关注后,央行在三季度报告展望中国经济时表示,物价涨幅总体温和,但要警惕未来通胀反弹压力。
在阐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时,央行则表示,要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,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,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、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,做好妥善应对,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。
坚决平抑汇率大起大落
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8月中旬起连续走低后,央行在专栏中强调,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、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,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,综合施策, 稳定预期,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,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,坚决平抑汇率大起大落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
今年以来,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了11%左右。
央行总结今年人民币汇率运行有两个特点:一是从双边汇率看,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、对其他主要货币有所升值;二是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基本稳定。
央行表示,从基本面看,一是国内经济大盘稳定、稳中向好,这是汇率稳定最大的基本面。二是国际收支大盘基础坚实,这是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本盘。三是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,这是维护汇率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基石。
从政策面看,一是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。二是历史上这一制度(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)经受住了多轮外部冲击的考验。
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政策年底到期后,原有政策将自动恢复
在三季度出台多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后,央行在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详解了9月29日出台的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政策,即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,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。
央行表示,这一政策针对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, 而且是阶段性的,2022年底到期后原有政策将自动恢复。
“这种安排既有利于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按照‘因城施策’原则,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,更好支持刚性住房需求,也体现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”央行称。
从实际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看,10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.3%,较上月下降4个基点,较上年末下降133个基点。
央行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,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,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除专栏外,央行在阐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时谈及房地产金融时,继续强调了“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,坚持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,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 制度,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”外,央行在三季度报告中强调,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,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。
存贷差扩大与储蓄向投资转化没有关系
央行还在专栏中详解了存贷差(银行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差额)扩大。
2022年以来,银行体系存贷差增加较多,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8.1万亿元, 同期新增存款22.8万亿元,9月末存贷款余额的差值为44.2万亿元,较2021年末扩大4.7万亿元。
央行表示,存贷差的扩大是货币创造渠道多元化、不仅仅限于贷款渠道的结果。存贷差问题与宏观上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问题是两回事,通过促进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并不能缩小存贷差。
具体到今年,央行称,存贷差扩大是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的体现,具体原因包括:一是财政发债力度加大;二是央行上缴结存利润;三是金融工具统计因素。